• 陈列展览
  • 数字展览
  • 河洛文明展
  • 常设展览
  • 临时展览
  • 学习资源
  • 史学资料
  • 论文征集
  • 学术研究
  • 洛博讲堂
  • 历史课堂
  • 道德讲堂
  • 国学讲堂
  • 洛博文创
  • 文物产品
  • 三维扫描
  • 公众服务
  • 交通地图
  • 联系电话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问卷调查
  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史学资料
    史学资料

    汉墓壁画中的山:真山假山 看法不一
    发表时间:2019-06-25 阅读数:6450【

      

      ob欧宝娱乐手机版烧沟61号汉墓后室后山墙壁画左侧

      山水画,简称“山水”,是中国画的一种。一般认为,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发展,但仍附属于人物画,作为背景的居多。而汉墓壁画中,山的形象已出现多例,比如ob欧宝娱乐手机版烧沟61号汉墓壁画即其中之一。

      这座墓的年代在西汉元帝和成帝之间。位于墓室后壁山墙之上绘有一幅“宴飨图”,画面以山峦为背景。

      这组山峦,形象简单,外轮廓以墨线勾勒,用笔粗细有别,线条之间的叠压、组合关系符合山势的规律。在这条墨线以下,染以紫色和绿色,三者结合,可以看到山的基本形体。然细察看,发现山之外轮廓更多地是由一个个竖点所构成,这与后世山水画中常见的“点法”类似,表现的应该是树木。独立的山水画在隋唐时才产生,这幅壁画中的山的画法和后世技法之形象关联,颇耐人寻味。

      那为什么要画山呢?壁画研究专家贺西林先生将此幅壁画命名为“野宴”,可能受到山峦背景的影响,认为故事发生在野外。郭沫若先生认为壁画反映的是鸿门宴的故事,此说受到广泛质疑,但他对山的推断大约是可信的,即“壁画中的壁画”。

      中国美术史研究学者姜彦文推测,此处山的图像很可能是绘于步障或其他类似设施之上。可以补充的证据是,画面右侧悬置的四个挂着牛肉和牛头的黑色大钩,与其说是在山上悬挂,不如说是在“障”上悬挂更为合理。

      正因为山是障上面的山,所以人自然画得比山还要高大。由此,可以推断,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认为魏晋以后的山水画“人大于山”,或许是将“画中的山”误读成了真实的山。

      专家点评:(ob欧宝娱乐手机版古代艺术ob欧宝娱乐在线登录馆长朱世伟)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,在中国绘画史和世界绘画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它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空慢慢显现的过程。汉墓壁画“宴飨图”中人物背后的简易的山峦图像,可以说是山水画的萌芽,着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人对所处生活环境的观察,使人充分感受到汉代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创造。(ob欧宝娱乐手机版日报记者 刘永娟 文/图)

    热门文章